显然,毛主席最终脱险,否则历史将发生巨变。那么,在这种险境下,毛主席是如何逃脱的呢?
不少人认为,毛主席能做到这一点,或许是因为他极为幸运。但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简单化,忽视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其他客观因素。事实上,毛主席的整个人生,更像是一场不断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命运之旅,而非单纯的好运气。毛主席曾多次面临生命危险。
1927年“八七会议”后,毛主席背负着重大任务,从武汉回到长沙,安顿好家人并参加了湖南省委常委会议。会议后,他又匆匆赶往江西安源,在张家湾村召开紧急会议,部署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。
1927年9月7日,毛主席在安源布置完工作后,决定前往铜鼓与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商讨行动细节。考虑到沿途的敌人防线,毛主席非常慎重,必须保证行动安全。
会议结束不久,前敌委员会便收到了湖南省委发来的命令,要求最迟在9月16日会师长沙,攻克省城。
在毛泽东与外国军事家的同时代,令他们最为震惊的两大特点十分显著。
经过商。
首先,毛主席几乎没有亲手使用过武器,却能带领部队屡次获得战斗胜利。
其次,毛主席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战斗生涯中,竟然一次也未曾受过伤。
1927年秋收起义前夕,毛主席曾被国民党民团抓住,准备押解到县城处死,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被捕。
例如,在延安时期,毛主席差点被敌机炸死。在从陕北前往西柏坡途中,经过五台山时,车子失控差点掉入悬崖。敌人更是数次派遣特务企图暗杀毛主席。
会议决定,由我党掌控的湘东、赣西的工农武装将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,以长沙为中心发起起义。起义将兵分三路合击长沙。